國際快遞公司包裹單件重量要求:
DHL單件不能超69KG,超過加收175RMB/件,DHL小貨促銷都需要寄件人抬頭。對于單件任意一邊的長度超過120厘米或單件實際重量超過70公斤的貨件,加收超大超重費每票RMB200元。
UPS單件重量超過68KG,單邊超過270CM不能運轉。單件的規格為1長+2寬+2高<330厘米,超此限制每件加收388元(超410CM不能轉運)。UPS藍單,超過270cm不收貨,任何一邊超過152CM或者第二邊長度超過76CM的包裹要加錢。
fedex單件重量超過68KG,單邊超過270CM周長不超330cm
快遞柜解決了快件“后100米”的配送難題,為快遞企業和不在家的收件人提供了便利。但個別快遞員未征得同意就將快件直接放入快遞柜,引起了收件人的不滿,而因取件超時產生的快遞柜代存服務費應該由誰來付,值得商榷。對記者采訪了多方人士。快遞柜變“甩手柜”超時費不應轉嫁收件人。
快遞柜經歷了從免費使用到收費使用的過程,但取件超時產生的代存服務費該由誰來出成為快遞柜運營公司、快遞公司、消費者三方爭論的焦點。對此律師指出,天津歐洲鐵路FBA專線,不管是收件人還是快遞員,他們都不應該承擔這個費用。因為快遞柜為快遞企業提供了方便,如果快遞企業本身沒有辦法通過其他渠道來保障快遞配送,天津歐洲鐵路FBA,就該自我承擔超時費用,而不是轉嫁給收件人。
據了解,目前快遞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大多數快遞公司依靠電商平臺存活。“電商壓價很厲害,導致快遞公司只能以很低的價格拿到件,再加上快遞公司各加盟店的層層盤剝,留給快遞小哥的錢就非常少了,只能靠多送件掙錢。但送件任務一多,就沒法保證一一聯系收件人了,快遞柜就變成了甩手柜。
快遞末端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當下快遞行業招工難,運輸成本高,倉儲投資大等難題,讓快遞企業變得頗為被動。但是采用了共配模式之后,多品牌快遞企業可以統一整合倉儲場地,運輸車輛以及派送人員,末端也從被動的局面轉向為主動的選擇。這能夠大大降低投資成本,提升末端配送效率。
等快遞企業獨立安排物流的成本是比較高的,但是共配將多個品牌整合在一起配送之后,天津歐洲鐵路FBA渠道,就能有效降改善效率。快遞共配可以實現集約化的配送,天津歐洲鐵路FBA專線渠道,快遞網點通過集中配送,能省去人力和時間,運輸成本等,從而降低末端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