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國際快遞清關暫扣的因素
一、貨物本身“敏感”
國際運輸中,有一類貨物被稱為“敏感品”像液體,膏體,粉末等不穩定物品,帶有一定運輸風險,被暫扣的可能性很大,類似這種物品,不建議走四大國際快遞,比較適合走的渠道是EMS。
二、申報信息與實際貨物不符
在進行報關時,清關上的類型與實際貨物不符,分類不準確等等原因都會導致清關貨物被暫扣。所以需要大家注意申報的貨物一定要和申報單上的信息保持一致,避免出現申報信息與實際貨物不符導致貨物暫扣。
物流郵件退回原因
收寄局在收寄郵件后,收寄發運局只做了郵件信息錄入或進行了配發,卻沒有封發,信息未能與貨物同步,貨物發了出去,造成信息與實物不一致。致使下一環節無法進行接收信息、信息掃描、接收信息和發運等工作,造成郵件積壓或被退回。
收寄局發運貨物時,物流標簽粘貼不規范造成物流郵件信息無法掃描或追加。郵件在中轉環節又未及時補打粘貼物流標簽,使貨物即使流轉到下一環節也無法發運。就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一票5件貨物,其中有1件貨物的物流標簽脫落,在無法確認補打物流標簽的情況下,郵件只能被批注無信息,退回收寄局。
收寄局發運物流郵件除按日常的郵件業務處理規則辦法執行外,對于一些臨時性的規定也要照章執行。如去年規定的發往新疆、西藏等地的物流郵件,除在物流詳情單上填寫收件人的號碼外,還需要加蓋收寄局的安檢戳記,方可進行發寄,否則都視為不合格郵件,一律予以退回,重新發運。
快遞和郵政的區別
企業運行規則不同。承擔普遍服務義務的郵政企業作為國家公用事業單位,雖實行企業化管理,但對于出現政策性虧損時,會由國家財政給以專項補貼,因此郵政企業不會,郵政職工可以有調整但不會失業,可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而快遞企業只能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運行,實行自負盈虧、自我發展、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快遞企業時時面臨著市場經濟的考驗,快遞員工的收入只能根據企業的效益情況來決定,因此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
行業監管體制不同。由于郵政的普遍服務業務屬于國家的公用事業,快遞服務屬于競爭性的市場化業務,所以在行業管理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郵政部門沒有管理快遞業,也未將快遞納入郵政的專營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