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加工貨物的監管模式:
1、地域上的監管類型:
物理圍管:出口加工區、跨境工業園區、(保稅區)
非物理圍管:
2、監管手段上的監管類型:
紙質手冊監管:大量使用。中小企業使用。以合同為管理單元,執行保證金臺帳制度。
電子手冊監管:正在推廣。中小企業適用。以合同為管理單元,執行保證金臺帳制度。
(紙質手冊和電子手冊:它們是一個新時代下的替代關系。)
電子帳冊監管:大型企業使用。不執行“保證金臺帳”制度-超類大型企業。管理單元是企業。
(電子手冊和電子帳冊:因企業不同而不同,但它們的備案、進料、出口、核銷都實行計算機聯網管理。)
這兩種分類不是非此即彼的管理,現實中一個企業常常同時屬于兩者。
物流名詞國際快遞報關
國際快遞報關就是是指貨物、郵寄物品和運輸工具等在進出關境或國境時由所有人或其代理人向海關申報,交驗規定的單據或證件,請求海關辦理進出口的相關手續。
我國海關報關單證,包括進出口貨物報關單、進出口貨物許可證、商品檢驗證書、動植物檢疫證書、食品衛生檢驗證書以及提貨單、裝貨單、運單、、裝箱單等。
結關是指進口貨物、出口貨物和轉運貨物進入一國海關關境或國境必須向海關申報,辦理海關規定的各項手續,履行各項法規規定的義務;
只有在履行各項義務,辦理海關申報、查驗、征稅、放行等手續后,貨物才能放行,貨主或申報人才能提貨。
同樣,載運進出口貨物的各種運輸工具進出境或轉運,也需向海關申報,辦理海關相關手續。
做貨代必須熟悉的外貿知識
(1)辦理出口結關手續,并負擔將貨物運到裝運港船舷為止的一切費用與風險。
(2)在約定的裝運期和裝運港,按港口慣常辦法,把貨物裝到買方的船上,并向買方發出已裝船的通知。
(3)向買方提交約定的各項單據或相應的電子信息(EDI)。
買方的基本義務:
(1)按時租妥船舶開住約定的裝運港接運貨物,支付運費,將船名和到港裝貨日期通知賣方。
(2)承擔貨物越過裝運港船舷時起的各種費用以及貨物滅失或損壞的一切風險。
(3)按合同規定受領單據或相應的電子信息并支付。